隨著頂管廣泛使用,頂管施工三大特點凸顯,一是產品固定、人員流動;二是露天高處作業多,手工控制,體力勞動繁重;三是施工變化大,規則性差,不穩定因素隨工程進度變化而變化 。
有用減少施工本錢,切實提高施工功率對施工單位尤為重要,經過“四新”技能的不斷實踐和使用,以及大眾立異、創效的激勵機制,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,精細化、規范化、標準化開展形式對于施工單位的開展和堅持生機已經刻不容緩 。管道接續是頂管施工必要的流程,以深圳福田污水處理廠尾水P3~P4段水平曲線頂管工程為例介紹優化方法。該地道總長度713 m,單節管節長度為2.5 m,施工中頂管管節總計284節,需接續頂管管道142次,耗時較長,占用了40%的施工時間。經過立異、創效辦法,管道接續從原來耗時4 h下降到2 h,在提高施工功率的一起有用地節省了施工本錢。
首要優化內容
頂管施工為壓縮管道接續時間,減少工程施工本錢,確保按工期竣工,經過項目實際立異管道接續體系,該體系首要由組裝式管道支架、高壓電纜滑道體系、可伸縮踏板和地道廣播體系等組成。
組裝式管道支架
傳統管道支架為整環扁鐵焊接結構,該結構需外圍加工,本錢高,組裝時間長,泥漿管需固定在1m高處,接續在工作井內進行,無自動化設備,每次管道接續需8人協同作業,工效較低。頂管施工為利用地道空間,對管道支架進行了改造,僅管節下部1/3圓空間作為管道支架支撐結構,管道支架經過螺栓與木墊片連接。
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對于文章的內容版權和真實性,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,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刪除。